要解決停車難題,就必須增加停車位。
專家表示——車位數與機動車數量的比例至少要在1.2以上,才能保證機動車停與行的基本需求。
但是事實是全國很多地方都遠遠不能滿足這一需要,巨大的車位不足缺口應該如何來填補呢?大家都知道我們的土地資源是有限的,所以解決車位少的問題,大力發展立體車庫是一項非常有效的手段。
立體停車庫采用多層設計的方式,就像蓋高樓一樣,把我們的車子停在天空,節約大量寶貴的土地資源。立體車庫專家說,在100平方米的土地上,建設傳統地面停車場都停不了20輛小車,但是如果是構建立體停車庫,就可以停放200多輛私家車。
這么巨大的好處,想必立體車庫應該很受歡迎吧。但根據我們走訪發現,襄陽市區的立體停車庫僅有六、七家,車庫數量少而且多數僅限于內部使用或者客戶、消費者使用。地下停車庫、樓邊停車場以及路邊停車場等仍是主流。為何立體停車庫沒有真正開始發展,沒有對廣大市民開放呢?
我們帶著疑問到襄陽的幾家立體車庫進行走訪、停車場的負責人告訴我們,立體停車庫主要是對公司的員工開放,但每天前來停車的不多。原因是操作不當的話,汽車升降機很容易出故障,想拿車子也拿不了。因為立體車庫維修成本比較高,一般不對外開放。另外,一些學者表示立體停車庫資金投入大,成本回收期長,這是很多企業并不愿意投資立體停車庫的根本原因。
目前來說,立體停車庫屬性不清晰,到底是建筑物,還是屬于設備,國家都沒有明晰的標準。如果是做建筑物,一個立體停車庫的報建手續就會像建筑房產一樣繁瑣,審批程序的繁瑣也是商家不愿投資的原因之一。從技術層面來講,立體停車庫也有待完善。
政府在的建設地價、經營收費標準、建筑物停車配建指標等方面還沒有扶持政策。立體車庫作為一個新興的高科技產業,很需要一個大的政策來進行指導,讓企業心里有底,這樣才能更好更快的發展,才能為廣大市民解決停車難的根本問題。